九游娱乐网站:Mn-Si-B奥贝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编辑:小编 日期:2025-02-10 08:42 / 人气:
一种Mn-Si-B奥贝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技术领域。先在电炉内熔炼耐磨铸钢,将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控制在0.60~70%C,2.8~3.1%Mn,1.2~1.5%Si,0.8~1.2%Cr,0.0015~0.005%B,S0.05%,P0.06%,余量Fe。当钢水温度达到1600~1620℃时,加入占炉内钢水质量分数0.06~0.09%的金属铝,保温2~3分钟后出炉到浇包,浇包内预先加入颗粒尺寸6~12mm,并经200~260℃预热50~80分钟的多元复合变质剂,钢水浇注成铸件后,经退火、喷雾淬火和回火后,可获得性能优异的奥贝组织。
。先在电炉内熔炼耐磨铸钢,将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控制在0.60~70%C,2.8~3.1%Mn,1.2~1.5%Si,0.8~1.2%Cr,0.0015~0.005%B,S0.05%,P0.06%,余量Fe。当钢水温度达到1600~1620℃时,加入占炉内钢水质量分数0.06~0.09%的金属铝,保温2~3分钟后出炉到浇包,浇包内预先加入颗粒尺寸6~12mm,并经200~260℃预热50~80分钟的多元复合变质剂,钢水浇注成铸件后,经退火、喷雾淬火和回火后,可获得性能优异的奥贝组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奥贝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Mn-Si-B奥贝耐磨 铸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
奥贝铸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优异的耐磨性,已在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265430A公开了奥贝马钢及其制备方法,奥贝马钢化学成分为:0.05? I. 5% C,0. 5 ?3· 0%Μη,0 ?I. 5% Cr,0. 3 ?2. 6% Si,0. 1 ?I. 2%M〇,0 ?0· 08% B,0 ? 0. 08%稀土,以及0?0. 05% Nb或0?I. 2% V或0?0. 09% Ti,余量铁和不可避免的 杂质元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及好的可焊性。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270238A还公开了一种拖拉机、推土机用低合金奥贝钢履带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履带板材 料的化学成分为:C :0· 32 ?0· 42%,CrO. 8 ?2. 0%,Mn :1. 0 ?2. 0%,Si :0· 8 ?2. 0%,Ti : 0. 06?0. 1%,Re :0. 1?0. 2%,材料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和少量的奥氏体,是通过等温淬 火获得的。拖拉机、推土机用低合金奥贝钢履带板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履带板加热到 860?920°C,保温20分钟后,放入温度为260?350°C的硝盐槽中进行等温淬火,并在这 一温度下保温40分钟,最后在空气中冷却。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3266275A还公开了含硼高 硅铸钢材料及等温淬火方法,各元素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 75% ;B :0. 75%?2. 70% ; Ti :0. 2% ;Cr :0. 80%?1. 20% ;Si :2. 5% ;Mn :0. 50%?1. 50% ;Mo :0. 8% Ce :0. 04%? 0· 12%;A1 :0· 08%?0· 20%;Ca :0· 03%?0· 10%;V :0· 2%;P 0· 05%,S 0· 05%,余量 为Fe ;其中,B/C = 5. 0?6. 0,B/Ti = I. 8?2. 2。该专利技术提高了的综合力学机能,提高了 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624181A还公开了一种强韧高硅铸钢及其制 造方法。其化学成分是(重量% ) :〇· 5?I. 5C ;2· 0?3. 8Si ;0· 6?I. 2Cr ;0· 3?I. OMn ; 0· 002 ?0· 02B ;0· 025 ?0· 085Ca ;0· 03 ?0· 12Υ,0· 02 ?0· 12Ti ;0· 05 ?0· 14V,其余为 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该专利技术强韧高硅铸钢用电炉熔炼,先用废钢、硅铁、铬铁、锰铁 配料及用废石墨电极或生铁增碳,待钢水熔化、炉前调整成分合格后,将温度升至1600? 1650°C,加入占钢水重量0. 12%?0. 25%的铝脱氧,出炉前加入硅钙合金,而后出炉;将钇 基稀土、硼铁、钛铁和钒铁置于浇包底部,用包内冲入法对钢水复合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后, 对钢水进行吹氩净化处理,然后将钢水浇注成铸件;铸件经退火、奥氏体化后,直接在温度 为260?380°C的等温盐浴炉中等温淬火,保温时间1?3h,随后空冷即可获得强度高、韧 性好的高硅铸钢,完全可应用于重载、高可靠性的磨损领域。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243275A 还公开了一种贝氏体/马氏体/奥氏体复相高强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1)采用常规炼钢工艺冶炼,铸造、锻造或轧制成各种钢材,所述钢材包含的组分及质量 百分比为:C :0· 02 ?0· 68wt% ;Mn :2. 00 ?4. 80wt% ;Si :0· 20 ?2. 50wt% ;Cr :0· 20 ? 1. 50wt% ;A1 :0· 01 ?I. OOwt% ;Ni :0· 01 ?I. 80wt% ;Mo :0· 01 ?I. 60wt% ;Cu :0· 01 ? 2. OOwt % ;Nb :0· 00 ?0· 08wt % ;V :0· 00 ?0· 12wt % ;Ti :0· 00 ?0· 05wt % ;P :0· 001 ? 0. 02wt% ;S :0. 001?0. 02wt% ;其余为Fe ;2)将上步得到的钢材加热至850?1050°C保 温1?5小时;3)根据步骤1)中钢材的成分,在冷却介质中冷却,冷却至室温?360°C,在 冷却过程中得到部分贝氏体组织;4)再立即加热至100?500°C进行分配处理,分配时间 为30?360分钟,处理后空冷至室温;5)将步骤4)得到的钢材在100?360°C保温30? 360分钟。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060687A还公开了一种含硼化物的奥氏体-贝氏体耐磨合 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合金由重量百分比为0. 3?1. 0%的C,1. 6?3. 0%的Si,0. 6? L 6% 的Μη,0 ?4. 0% 的 Cr,0. 2 ?0· 5% 的Mo,0. 1 ?L 0% 的 B,0. 1 ?L 0% 的 Ti,0. 05 ? 0. 15%的Ce,〈0. 04%的P,〈0. 04%的S,余量Fe组成。上述含硼化物的奥氏体-贝氏体耐磨 合金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将废钢、硅铁、铬铁、锰铁、钥铁称量 后置入电炉进行钢液熔炼,炉料熔清后用增碳剂调节碳含量;2)当钢液温度升高到1580? 1600°C后插铝一次脱氧,铝的加入量为钢液重量的0. 15?0. 3% ;3)加入钛铁和硼铁,钢 液熔清扒渣后插铝进行二次脱氧,之后出炉;4)将Ce基稀土合金破碎至粒度小于15_的 颗粒并经180?250°C烘干后置于浇包底部,采用包内冲入法对钢液进行变质处理,变质处 理后的钢液直接浇注成铸件;5)将铸件置于箱式电阻炉中,经850?1050°C条件下奥氏体 化0. 5?3小时;6)奥氏体化完成后,将铸件取出直接置入温度为200?400°C的等温盐浴 炉中进行等温淬火〇. 5?4小时后,将铸件取出,空冷后获得含硼化物的奥氏体-贝氏体耐 磨合金;其中盐浴采用质量分数为50 %的硝酸钾和50 %的亚硝酸钠配比而成。中国专利技术 专利CN102747299A还公开了一种高寒地区铁路辙叉新一代高性能贝氏体耐磨钢及制造方 法,将含有(重量百分比% )C :0· 2 - 0· 4, Si :1. 0 - 3. 0, Mn :0· 5 - L 0, Cr :0· 5 -
Mn‑Si‑B奥贝耐磨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①先在电炉内熔炼耐磨铸钢,将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控制在0.60~70%C,2.8~3.1%Mn,1.2~1.5%Si,0.8~1.2%Cr,0.0015~0.005%B,S0.05%,P0.06%,余量Fe。当钢水温度达到1600~1620℃时,加入占炉内钢水质量分数0.06~0.09%的金属铝,保温2.0~3.0分钟后出炉到浇包,浇包内预先加入颗粒尺寸6~12mm,并经200~260℃预热50~80分钟的多元复合变质剂,多元复合变质剂加入量占进入钢包内钢水质量分数的1.3~1.6%,多元复合变质剂由质量分数23~28%的钒氮合金、1.8~2.0%的硼铁、32~37%的稀土硅铁合金、5.5~8.0%的钛铁、17~20%的硅钙钡合金、3~4%的金属锆、2.0~2.5%的金属锌和5.0~6.5%的铜镁合金组成;钢水经复合变质处理后进行扒渣,当钢水温度降至1490~1520℃时,将钢水浇入铸型;②当浇入铸型中的钢水温度降至650~800℃时,开箱取去铸件,清理浇冒口,随后将铸件重新加热至930~950℃,保温3~4小时后,炉冷至温度550~580℃时,重新将铸件加热至960~980℃,保温2~3小时后,将铸件喷雾淬火,并使铸件淬火冷却速度控制在16~20℃/分钟,当铸件表面温度降至280~330℃时,继续将淬火冷却后的铸件重新入炉加热至450~480℃,保温6~8小时后,炉冷至温度低于180℃时,出炉空冷至室温,即可获得Mn‑Si‑B奥贝耐磨铸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