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重庆钢铁重生之路透视
编辑:小编 日期:2024-10-19 13:44 / 人气:
编者的线月份,百年老厂重庆钢铁在连年巨亏、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启动司法重整。在此背景下,四源合基金作为战略投资人介入,于同年12月份高速推进完成重整。
四源合基金系中国宝武联合美国WL罗斯公司、中美绿色东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的中国第一支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旨在为中国钢铁行业去除过剩产能、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曾指出:“中国宝武牵头发起设立的四源合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以产业基金方式重组重庆钢铁,为国内钢企利用资本市场实施兼并重组提供了成功案例。重庆钢铁重组不仅有效化解了债务危机,更是脱虚向实的内涵改善型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型重组,从根本上改善了企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通过债务重组和低效无效资产剥离,重钢资产负债率降为33%,重启融资通道;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活力,引进职业经理人,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建立了精简高效的运营方式和完全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实现责任共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真正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重庆钢铁是如何通过重组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
2017年,重庆钢铁实施破产重整计划,背靠宝武钢铁集团的重庆长寿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长寿钢铁”)成为其控股股东。2018年,重庆钢铁践行“成本领先”和“制造技术领先”战略,围绕“满产满销、低成本、高效率”生产经营方针,持续推动生产稳定顺行、产供销有序衔接,系统推进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岗位序列、薪酬体系及股权激励等各项改革,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实现营业收入226.39亿元,同比增长71.03%;利润总额17.59亿元,同比增长449.93%,经营业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17年12月份,重钢集团将所持重庆钢铁20.96亿股股票悉数划转至长寿钢铁,并完成股权过户手续。
五是以“岗位价值”评估为基础,系统梳理和设计岗位职务序列体系、薪酬体系;倡导绩效导向,推出与成本改善、经营业绩强挂钩的降本增效激励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引入中长期员工持股与现金激励计划。2019年6月份,重庆钢铁公司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票3150万股,为下一步实施股权激励做好了准备。
重庆钢铁搬迁重建后,生产设备达到全国较好水平,具备年产钢84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重庆地区唯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发挥产能,重庆钢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三是狠抓瓶颈环节,高效组织生产。重庆钢铁坚持以高炉为中心,狠抓生铁产量提升和指标优化工作。实施精料方针,建立配煤配矿体系,大幅提高焦炭热强度,改善烧结矿质量,调整配矿结构,为高炉稳顺行、降消耗、提产量奠定基础;调整高炉基本操作制度,加强高炉技术操作与管理,高炉利用系数、燃料比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面刷新历史最好水平。2018年,重庆钢铁的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567.77万吨、638.15万吨、611.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7.8%、55.1%、56.5%。
重庆市场及西南地区均为钢材净流入地区,重庆钢铁产品结构契合区域市场发展需求,产品品牌在区域市场知名度较高,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
重庆钢铁密切跟踪分析市场形势、用户需求和成本水平,建立健全产品盈利能力分析体系,以明细产品盈利能力排序为导向,对外快速响应,对内高效协同,合理、动态、高效分配产线和产品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产销研协同效应,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形成Q345级~Q420级桥梁、建筑结构用钢,Q345级~Q690级低合金高强结构钢、耐磨钢等系列产品,推进高强度汽车结构用钢试制,高牌号抗震钢筋HRB500E实现量产。2018年,重庆钢铁品种结构优化增利19.01亿元。
重庆钢铁全方位持续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修订、完善管理标准和制度;深化细化“日周月”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检修全过程监控,抓好检修项目“三不开工”(是一种安全保障措施,一般是指没有进行安全检查、不具备开工条件的工地不准开工;工人未经安全培训、未持有上岗证不准开工;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到位的工地不准开工)工作;推进外协业务整合,实施入司准入制,推行“四同管理”(对外协人员与正式职工进行一体化管理,一般指外协人员与正式职工同参加班前会议、同培训、同检查、同考核)。同时,重庆钢铁陆续恢复环保设施的功能,确保环保设备设施同步率100%并达标运行;启动2号、3号烧结烟气脱硫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为实现超低排放打下基础;加强“三废”治理,2018年投入环保运行费用7.6亿元,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污染物排放指标进一步向好。
重庆钢铁倡导“一切为了企业利益,一切为了员工利益”的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沟通顺畅、决策透明、服从大局、执行有力、相互协同的工作氛围;确立“严格、认真、快速”的行为准则,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鼓励员工敢作为、勇担当、思进取,以“追求一流业绩”为工作目标,致力于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活力、高效率的员工队伍,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