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中国)娱乐官方网站

九游娱乐网站: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标准文本pdf-九游娱乐官方平台

九游娱乐网站: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标准文本pdf

编辑:小编 日期:2025-04-09 07:50 / 人气:

  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以下简称水泥基耐磨材料)的分类和标记、原材料、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贮存和出厂资料。 本文件适用于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 GB/T 1863 氧化铁颜料 GB/T 2015 白色硅酸盐水泥 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1942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4684—2022 建设用砂 GB/T 16259 建筑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GB/T 16925—1997 混凝土及其制品耐磨性试验方法(滚珠轴承法) GB/T 17671—202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18046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049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 GB/T 25181—2019 预拌砂浆 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JC/T 313—2009 膨胀水泥膨胀率试验方法 JC/T 539 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 JC/T 681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1 JC/T 682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JC/T 726 水泥胶砂试模 JC/T 2158—2021 渗透型液体硬化剂 JC/T 2189 建筑干混砂浆用可再分散乳胶粉 JG/T 245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 JG/T 3033 试验用砂浆搅拌机 JGJ/T 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 cement based wear-resisting material for concrete floor 由耐磨骨料、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白色硅酸盐水泥为基料,加入掺合料、外加剂、颜料 等材料组成的干混砂浆材料(CWRF)。 3.2 基准砂浆 reference mortar 以标准砂为骨料制备的砂浆。 3.3 受检砂浆 test mortar 受检验的水泥基耐磨材料砂浆。 3.4 目标流动度用水量 water requirementent for target fluidity 使水泥基耐磨材料拌合物10min流动度达到目标范围的用水量。 3.5 颜色基准样 color reference sample 供需双方约定颜色的水泥基耐磨材料试件。 3.6 颜色测试样 color test sample 用来进行色差测试的水泥基耐磨材料试件。 3.7 抗压强度等级 compressive strength grade 以水泥基耐磨材料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Mc)。 3.8 耐磨度 abrasion resistance 2 以滚珠轴承法表达水泥基耐磨材料耐磨性的指标。 3.9 耐磨度等级 grade of abrasion resistance 水泥基耐磨材料以滚珠轴承法耐磨度值划分的耐磨等级。 3.10 BCA耐磨等级 BCA wear resistance 水泥基耐磨材料以BCA法所测磨耗深度划分的耐磨等级。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产品按施工布料方式分为干撒型(D)和湿拌摊铺型(W)。 4.1.2 产品按强度等级分为M60、M70、M80、M90 四个等级。C C C C 4.1.3 产品按耐磨性(耐磨度)等级分为A级、B级、C级。 4.1.4 产品按耐磨性(BCA耐磨深度)等级分为AR4、AR2、AR0.5。 4.2 标记 产品按下列顺序进行标记:名称代号、施工布料方式、强度等级、耐磨性、文件编号。 示例1:强度为Mc70、耐磨度等级为A级的湿拌摊铺型混凝士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产品标记为: CWRF-W-Mc70- A-JC/T906-202x 示例2:强度为Mc90、BCA耐磨等级为AR2 的干撒型混凝士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的产品标记为: CWRF-D-Mc90- AR2-JC/T906-202x 5 原材料 5.1 一般要求 水泥基耐磨材料用原材料不应对人体、生态及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并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 相关标准的规定。 5.2 水泥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GB 175的规定,白色硅酸盐水泥应符合GB/T 2015的规定。 5.3 骨料 骨料应符合GB/T14684—2022中Ⅰ类砂除“6.1颗粒级配”外的技术要求规定,且不应影响产品的体 积安定性与耐久性。金属骨料不应锈蚀。 5.4 掺合料 矿渣粉应符合GB/T18046的规定;钢渣粉应符合GB/T20491的规定;硅灰应符合GB/T27690的规定; 采用其他掺合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验证后方可使用。 5.5 外加剂 3 外加剂应符合GB 8076的规定。 5.6 聚合物 聚合物干粉应符合JC/T 2189的规定。 5.7 颜料 氧化铁类颜料应符合GB/T 1863的规定,其他颜料应符合JC/T 539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物理性能和颜色均匀性 6.1.1 外观 均匀、无结块。 6.1.2 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物理性能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含水率 ≤0.5% 2 松散堆积密度 在生产商标称值的0.9~1.1倍范围 3 骨料含量 不超过70%且不超过生产商标称值的±5% 4 目标流动度用水量 不超过生产商推荐值的105% 6.1.3 颜色均匀性 含有颜料的水泥基耐磨材料产品应进行颜色均匀性检验,颜色基准样试件和颜色测试样试件二者颜 色应均匀,无明显差异;二者的色差值ΔE*ab不应超过3.0 CIELAB色差单位。 6.2 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D型 W型 3d ≥7.5 ≥7.0 1 抗折强度/MPa 28d ≥11.5 ≥10.5 3d ≥45.0 M 60C / 28d ≥60.0 2 抗压强度/MPa 3d ≥50.0 ≥50.0 M 70C 28d ≥70.0 ≥70.0 4 3d ≥55.0 ≥55.0 M80C 28d ≥80.0 ≥80.0 3d ≥65.0 M90C / 28d ≥90.0 a 3 粘结强度 (14d)/MPa / ≥0.6 A 级 ≥2.7 4 耐磨度Ia/ B 级 ≥3.3 耐磨 C 级 ≥4.0 性 AR4 ≤0.4 BCA 耐磨 5 AR2 ≤0.2 b 深度 /mm AR0.5 ≤0.05 6 线% 人工老化试验后观察无褪色,ΔE*ab不应超过5.0 8 颜色保持性c CIELAB色差单位 9 d 抗冻性 /冻融循环次数≥ 50 a 湿拌摊铺型耐磨材料产品摊铺于已硬化混凝土时,进行此项检验。 b BCA耐磨深度为代用法指标 c 含颜料耐磨材料产品用于室外场合时,进行此项检验。 d 耐磨材料产品用于室外场合时,进行此项检验。 6.3 放射性核素限量 应符合GB 6566 的要求,用于民用建筑室内地面的产品IRa≤1.0,Iγ≤1.3,用于工业 建筑室内地面的产品IRa≤1.3,Iγ≤1.9,用于室外地面的产品Iγ≤2.8。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仪器设备及试样数量 7.1.1 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20±5)℃,相对湿度不低于50%。试验前,试样及试验器具应在符合条件的试验室 下放置至少24 h。 7.1.2 养护室(箱) 养护室(箱)温度(20±2)℃,相对湿度≥95%。 7.1.3 搅拌机 胶砂搅拌机应符合JC/T 681的规定,砂浆搅拌机应符合JG/T 3033的规定。 7.1.4 胶砂振实台 胶砂振实台应符合JC/T 682的规定。 7.1.5 混凝土振动台 5 混凝土振动台应符合JG/T 245的规定。 7.1.6 试模及试样数量 水泥胶砂试模应符合JC/T 726的规定,300 mm×300 mm×30 mm试模壁厚不小于 8mm,试模尺寸及试 样数量见表3,“色差”所用试模尺寸及试样数量与“耐磨性”试验项目使用的试模尺寸及试样数量相同。 表3 试模尺寸及试样数量 单位为毫米 序号 试验项目 试模尺寸 数量 × × 1 颜色均匀性 300 300 30 每组3个 2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40×40×160 3个×2组 3 粘结强度 40×40×6 每组10个 4 耐磨性(滚珠轴承法) 160×130×40 每组5个 5 耐磨性(BCA法) 300×300×30 每组3个 × × 6 线 280 每组3个 8 颜色保持性 300×300×30 每组3个 9 抗冻性 70.7×70.7×70.7 3个×2组 7.2 试样制备 7.2.1 拌合物制备 7.2.1.1 基准砂浆用水泥应为符合GB 175规定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应为符合GB/T 17671规 定的ISO标准砂。基准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水=1:3:0.5。拌和时采用胶砂搅拌机,以胶砂搅拌 机的自动工作程序进行搅拌。 7.2.1.2 水泥基耐磨材料采用胶砂搅拌机拌和,按受检水泥基耐磨材料的目标流动度用水量加水,最大 投料量以满足搅拌时无物料跳出搅拌锅为宜,若一次搅拌的拌合物量不足以浇满单个模具,可采用多台 相同的胶砂搅拌机同时搅拌等量的水泥基耐磨材料,所得拌合物一起装入模具。 7.2.1.3 水泥基耐磨材料的投料与搅拌程序为:先将水加入搅拌机,加入50%的受检水泥基耐磨材料, 把锅固定在搅拌机固定架上,上升至工作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在30s内均匀加入剩余的50%的 受检水泥基耐磨材料,继续低速搅拌30s,把搅拌机调至高速搅拌60s,停拌30s,将搅拌锅放下,用刮 刀将叶片、锅壁和锅底的物料刮入锅内,再高速60s,转至低速30s后停机出料。 7.2.2 试件成型 7.2.2.1 强度试件成型时,应将砂浆拌合物分二层装入单个模具内,按GB/T 17671—2021 的8.2规定 成型。 7.2.2.2 线性膨胀率、干燥收缩率试件成型时,应将受检砂浆拌合物分二层装入单个模具内,每层用 捣棒在单个模具不同位置均匀捣压25次,浇筑第一层料前先将测头塞入模具端板的孔洞,从模具端板向 模具中央布料,再用捣棒捣实,用胶砂振实台振动60s,第二层布料并捣实,受检砂浆拌合物表面高出 6 试模约5mm,用小型手提式平板振动抹光器在试件表面振动15s,再用抹刀将试样表面刮平,使试样表面 与试模边平齐。小型手提式平板振动抹光器的电压为220V,电机功率为0.3kW~0.4kW,振动频率为42Hz~ 50Hz,重量为3kg~4kg。 7.2.2.3 耐磨性试件成型时,应将砂浆拌合物分二层装入单个模具内,对基准砂浆,第二层装料后, 顶部应高出成型框5mm~10mm,呈现中间厚边缘薄的形态,不应振捣,成型120min后,用刮板或刮尺刮 平试件表面,再用铁抹刀压实抹平,使表面光滑。对受检砂浆,在第二层装料完成后振实,每隔10min 用铁抹刀进行1次抹面操作。共进行三次抹面操作,使表面平整密实。 7.2.2.4 抗冻性试件成型时,应将受检砂浆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模具内,每层用捣棒在单个模具不同位 置均匀捣压25次,再用振动台振动至表面泛浆。 7.2.2.5 颜色均匀性试件成型见附录B。 7.2.2.6 强度试件、耐磨性试件、抗冻性试件、颜色均匀性或颜色保持性试件在标准养护室(箱)中 养护24h后脱模,脱模后的耐磨性试件继续在 (20±2)℃水中养护27d。其他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 至规定龄期。 7.3 外观 目测。 7.4 含水率 按GB/T 14684—2022的7.20测试水泥基耐磨材料的含水率。 7.5 松散堆积密度 按GB/T 14684—2022的7.17测试水泥基耐磨材料的松散堆积密度。 7.6 骨料含量 称取试样100g,按GB/T 1345规定的负压筛析法进行试验,用0.08mm筛筛析2min后再用0.16mm筛筛 析2min,称取筛余物质量,按式(1)计算骨料含量A,按式(2)计算骨料含量偏差: A (W /W)×100%t (1) 式中: A——骨料含量, %; W——试样质量,单位为克 (g); W——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t 骨料含量结果精确至1%。 Ac A - Ao (2) 式中: Ac——骨料含量偏差, %; A——骨料含量, %; Ao——生产商的骨料含量标称值, %; Ac结果精确至1%。 7 7.7 目标流动度用水量 7.7.1 目标流动度 7.7.1.1 取水泥基耐磨材料试样1800g,以厂家推荐用水量加水,按7.2.1.3的规定搅拌,制得拌合 物,拌合物在搅拌锅中静止 10min后,再次启动搅拌机,以低速搅拌30s,高速30s后出料。 7.7.1.2 立即按GB/T2419规定测定拌合物流动度,D型水泥基耐磨材料拌合物的流动度应在(130±5) mm范围、W型水泥基耐磨材料拌合物的流动度应在 (150±10)mm范围,若实测水泥基耐磨材料拌合物 的流动度超出范围,则应增减加水量,按7.7.1.1重新拌制拌合物,直至流动度符合规定值。 7.7.2 目标流动度用水量 达到水泥基耐磨材料目标流动度时的加水量与水泥基耐磨材料试样质量的百分比即为目标流动度 用水量,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按式(3)计算实测目标流动度用水量与生产商推荐值的偏差。 Wrc (Wr / Wro)×100% (3) 式中: Wrc ——目标流动度用水量偏差, %; Wr ——实测目标流动度用水量, %; Wro——生产商推荐的目标流动度用水量, %; Wrc 结果精确至1%。 7.8 颜色均匀性 7.8.1 颜色样板制作 颜色基准样和颜色测试样的试件制作过程应由供需双方协商一致而确定。可以按A.2.1或B.2.2制作 颜色基准样、颜色测试样或选择双方认可的试件制作方法。 7.8.2 测试方法 用目测法进行试件颜色测试,当目测法观察结果有异议时,用色差仪法进行试件颜色测试。 7.8.3 目测法 将颜色基准样及颜色测试样试件置于同一位置,在自然光下观察两者颜色有无明显差异。观察距离 宜控制在1 m ~2 m范围。 7.8.4 色差仪法 按附录B的规定。 7.9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按7.2的规定制备二组试件,按GB/T 17671—2021的规定进行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试验。 7.10 粘结强度 按JGJ/T70—2009中的规定方法,在基底砂浆块上成型厚度为 10mm的受检砂浆。当W型水泥基耐 磨材料须与配套界面剂一起使用时,按生产厂商提供方法制样。 7.11 耐磨性 7.11.1 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滚珠轴承法)为标准法,参照GB/T 16925—1997的规定测试耐磨度。 7.11.1.1 基准砂浆试件和受检砂浆试件应同时制作,成型方法按7.2。试样在7.1.1条件下静置24h 8 后脱模,在(20±2)℃水中养护至28d。利用靠尺和塞尺沿对角线测试受检砂浆试样表面平整度,靠 尺与受检砂浆试件表面最大间隙不大于0.5mm。如最大间隙大于0.5mm则应重新制做试件。 7.11.1.2 耐磨试验开始前,用120目抛光片打磨试件,去除表面浮浆。 7.11.1.3 调节试件水平度后固定在底座上,按GB/T 16925—1997 第3章、第4章和5.1~5.6步骤进行 磨耗试验,至磨头转数达5000转或磨槽深度超过1.5mm后停机,取下试件,检测试件磨槽宽度。 7.11.1.4 以试件磨槽宽度最大处为基准点,量测试件磨槽基准点转动90度和180度处的磨槽宽度,精 确到0.1mm,最大磨槽宽度与最小磨槽宽度之比不应大于1.5,否则应舍弃该块试件。用于计算耐磨度的 有效试件不应少于3块。 7.11.1.5 计算有效试件的耐磨度及平均值,去除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5%的耐磨度数据,取剩余试件的 耐磨度平均值为该组试件的耐磨度,若剩余数据不足2个,此组试件作废。 7.11.1.6 与受检砂浆试件同时制作的基准砂浆试件耐磨度不应超过1.2,对应受检砂浆试件耐磨度值 为该水泥基耐磨材料的耐磨度,以此耐磨度数值确定该水泥基耐磨材料的耐磨度等级。基准砂浆试件耐 磨度超过1.2时,应检查耐磨试验机,找出偏差原因。 7.11.2 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BCA法)为代用法,按附录A 的规定测定BCA耐磨性。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BCA 法)可用于耐磨性的出厂检验。 7.11.3 当滚珠轴承法与BCA法的结果矛盾时,以滚珠轴承法为准,应采用滚珠轴承法仲裁。 7.12 线 mm×25 mm×280 mm试件,在标准养护室(箱) 中带模养护48h后脱模,按JC/T313—2009第9章的方法测量试件长度,此试件长度作为线性膨胀试件的 初始长度值。 7.12.2 将试件放入沸煮箱,在90℃~95℃下蒸煮4h,停止加热后,自然降温至30℃以下取出,按JC/T 313—2009第9章的方法测量试件长度值,再将试件放入温度 (20±2)℃水中继续养护至28d,按JC/T313 —2009第9章的方法测量28d试件长度。 7.12.3 按JC/T 313—2009第10章的规定分别计算蒸煮后试件线d线性膨胀率,取蒸煮后 试件线d线性膨胀率二者中较大值作为受检试件的线 mm×25 mm×280mm试件,在标准养护室(箱)中带模 养护48h后脱模,测初始长度值,将试件置于温度 (20±2)℃,相对湿度 (60±5)%的室内,测量28d试 件长度,按JC/T 313—2009第10章的规定计算28d干燥收缩率。 7.14 颜色保持性 按GB/T16259进行。样品制备按7.2规定进行,老化样每组3个试件,放在老化试验架进行试验,当 老化试验达到120h时或达到双方协商同意的暴露时间和辐射能时,关闭老化试验设备,将试件取出,拭 去表面水份,置于实验台上晾干。待表面干燥后,用目测法对比试件老化后与老化前的颜色,若双方对 9 目测法观察结果有异议,应按B.3.2和B.3.3 b)进行色差检测,对比老化后与老化前的颜色对比样试件 的ΔE*ab值。 7.15 抗冻性 按JGJ/T 70—2009中11.0.4和11.0.5的规定试验并确定冻融循环次数。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8.1.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含水率、松散堆积密度、骨料含量、目标流动度用水量、抗折强度、抗压强 度。3d强度结果应在出厂时提供,在出厂后35d 内补发28d强度结果。 8.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6章标准法对应的所有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时,每一年进行一次;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8.2 组批与抽样 8.2.1 组批 同一类别的产品,每100t 为一批,不足100t 也按一批计。 8.2.2 抽样 8.2.2.1 出厂检验抽样:对散装产品,在同批产品的生产线出料口经一定时间间隔随机取样,试样应 混合均匀,试样总量不宜少于试验总量的3倍。对袋装产品:从包装产品中抽取 10袋以上或在同批产 品的生产线出料口经一定时间间隔随机取样,试样应混合均匀,试样总量不宜少于试验总量的3倍。 8.2.2.2 型式检验抽样:试样总量不宜少于试验总量的6倍,试样分为2份,一份试验、一份备用。 对散装产品,在同批产品的生产线出料口经一定时间间隔随机取样,试样应混合均匀。对袋装产品:从 包装产品中抽取 10袋以上或在同批产品的生产线出料口经一定时间间隔随机取样,试样应混合均匀。 8.3 判定规则 8.3.1 出厂检验判定 8.3.1.1 外观、含水率、骨料含量、目标流动度用水量不符合6.1或6.2规定的产品为不合格品。 8.3.1.2 松散堆积密度、3d抗折强度、3d抗压强度、28d抗折强度不符合表1或表2规定时,允许采 用备样或在同批样品中重新抽样,对不符合项进行复验;复验结果符合要求,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 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8.3.1.3 28d抗压强度不符合表2规定的水泥基耐磨材料应降级使用。 10 8.3.2 型式检验判定 8.3.2.1 试验结果均符合第6章技术要求时判为合格。 8.3.2.2 检验结果中有2项或2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本文件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若有1项指标 不符合本文件时,允许采用备样或在同批样品中在同批样品中重新抽样,对不符合项进行复验;复验结 果符合要求,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9 标志、标签、包装、贮存和出厂资料 9.1 标志、标签 符合本文件要求的产品,其标志、标签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标记; b) 产品名称与商标; c) 生产厂商名称及地址; d) 生产日期、批号,贮存条件及质保期; e) 净质量。 9.2 包装 9.2.1 湿拌摊铺型水泥基耐磨材料可散装或袋装,袋装产品应附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散装应采 用散装标识卡。 9.2.2 干撒型水泥基耐磨材料为袋装,应采用防潮包装,每包装净含量不少于其标志质量的99%,产 品包装上应含有符合9.1规定的标志、标签。 9.3 贮存 9.3.1 产品贮存时不应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品种或型号的水泥基耐磨材料应分别贮存,不应混杂。 9.3.2 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应有防水措施。在正常贮存、运输条件下,散装产 品保质期自生产日期起为3个月,袋装产品保质期自生产日期起为6个月。如超过保质期,应重新检验 外观、3d强度,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9.4 出厂资料 出厂产品应附上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材料。产品说明书应包括主要特性及成分、骨 料种类及含量、堆积密度、目标流动度用水量、颜色种类、不发火性及防静电性状况、贮存条件及期限、 使用条件及方法、注意事项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材料应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及型号、执行标 准、生产日期及质保期、检验结果及检验人员签章。产品合格证的编写应符合GB/T 14436的规定。 A 11 BA 附 录 A (规范性) 耐磨性试验方法(BCA法) A.1 仪器设备 A.1.1 试件制作设备:胶砂搅拌机应符合JC/T 681的规定,砂浆搅拌机应符合JG/T 3033的规定。 A.1.2 耐磨仪、记号模板、测量仪:应符合JC/T 2158—2021中附录A.2要求。 A.1.3 固定模框:如图A.1所示,内框尺寸300mm×300mm×30mm,外框尺寸380mm×380mm×30mm,模框 四个角上有直径12mm的定位孔,定位孔中心位置位于正方形模框对角线上,同一条对角线 耐磨试件固定模框 A.1.4 耐磨仪固定座:由不小于800mm×800mm×10mm的钢板加工而成,钢板中心区域钻有如图A.1的 四 个直径12mm的定位孔,同一条对角线mm,四个定位孔固定四个直径8mm的螺栓, 可将耐磨仪四个脚的孔穿进。其他形式的耐磨仪固定座应能牢固固定耐磨试件,确保磨耗试验时不产生 移动和振动。 A.1.5 小型鼓风机:工作电压不超过24V,功率不小于100W。 A.2 试样制备 A.2.1 砂浆拌合物制备 12 A.2.1.1 按7.2.1.2、7.2.1.3的规定使用搅拌,宜选取3台胶砂搅拌机同时搅拌,搅拌结束后,把各 台胶砂搅拌机的拌合物全部投入砂浆搅拌机,再搅拌时间1 min 出料。 A.2.1.2 砂浆拌合物出料后,应在2min 内装入模具。 A.2.2 受检试样成型 A.2.2.1 应在7.1.1规定的环境下进行,成型时将300mm ×300mm ×30mm的金属成型框放置在表面平 整且水平的基面上,在成型框内侧和底面涂刷脱模剂。将拌合好的受检砂浆倒入成型框,用混凝土振动 台或手持式表面振动器振实,砂浆应高出成型框顶面1mm~2mm。用长度不小于500mm 的平整刮板或刮 尺刮平试件表面,表面不应有气泡、凸起颗粒或凹坑。 A.2.2.2 每相隔10min用铁抹刀进行1次抹面操作。共进行三次抹面操作,使表面平整密实。试样在 7.1.1条件下静置24h后脱模,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28d。利用靠尺和塞尺沿对角线测试受检砂浆 试样表面平整度,靠尺与受检砂浆试样表面最大间隙不大于0.5 mm。如最大间隙大于0.5 mm则应重新 制样。 A.3 试验步骤 A.3.1 试件准备 A.3.1.1 用120 目抛光片打磨试件去除表面浮浆。 A.3.1.2 将固定模框固定在水平面上,试件置于固定模框内,测试面朝上。 A.3.1.3 将记号模板置于试件上,记号模板上定位孔的位置与固定模板上定位孔位置重合,通过模板 上的24个孔标记测量仪地脚的位置。如图A.2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 1——被测试件; 2——记号模板; 3——定位孔; 图A.2 记号模板标记示意图 A.3.1.4 取下记号模板,把试件内圈8个点按照数字1至8进行标记,测量仪的一个脚应对准内圈标记的 孔位置,其余两个脚应对准外圈的两个标记孔位置,然后用测量仪测量序号1至8每个标记点的初始值, 记为d ,如图A.3所示。 0i 13 图A.3 测量仪测量示意图 A.3.2 对试件进行磨耗 A.3.2.1 将耐磨仪固定座放置于坚固水平地面上。 A.3.2.2 将试件置于耐磨仪固定座中心,试件的四个角与耐磨仪固定座四个紧固螺栓距离相同,安装 耐磨仪,使耐磨仪固定,检查三个磨轮与试件接触程度,通过调整耐磨仪固定座紧固螺栓使三个磨轮与 试件接触程度一致。在试件二个互相垂直的边各布置一台鼓风机,鼓风机出风口距试件边缘约200mm。 A.3.2.3 启动鼓风机,开动耐磨仪,耐磨仪运转2850转后停机,用刷子或吸尘器除去试件表面灰尘, 然后再次按照测量内圈每个序号标记点的磨后深度,记为dwi。试验过程中,当耐磨仪出现连续60s左右 的振动时,应停止试验,记录转数等相关信息。 注:耐磨性差的试件在试验中可能会迅速磨损,有时表面可能在几分钟内破坏,耐磨仪经受剧烈振动可能导致损坏。 A.3.3 结果计算与确定 A.3.3.1 耐磨深度计算 每个编号的耐磨深度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P d -d ………………………………………… (A.1) i 0i wi 式中: P——第i个编号的耐磨深度,单位为毫米(mm);i d ——第i个编号的初始数值,单位为毫米(mm); oi d ——第i个编号的磨后数值,单位为毫米(mm)。 wi A.3.3.2 耐磨性确定 A.3.3.2.1 通常Pi值为正值,当Pi值小于零时,应记为零。 A.3.3.2.2 去除最大和最小的Pi值及耐磨深度为零的Pi值,取其他不少于4个数值的平均值作为该 试件测试结果。 A.3.3.2.3 取三个试件中耐磨深度结果最大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若三个试件中有一个出现耐磨仪连 续振动60s时,则取剩余两个试件中耐磨深度结果最大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若三个试件中两个出现耐 磨仪连续振动60s时,则以剩余的试件耐磨深度结果作为最终试验结果;若三个试件均出现耐磨仪连续 振动60s时,此组试件作废,应取三个备用试件或重新制作三个试件复验,将耐磨性结果最大值作为最 终试验结果,若仍有试件出现耐磨仪连续振动60s的情况,此组试件耐磨性不合格。 A.3.3.2.4 耐磨深度不大于0.05mm时,BCA耐磨等级记为AR0.5, 耐磨深度不大于0.20mm时,BCA耐磨等 级记为AR2, 耐磨深度不大于0.40mm时,BCA耐磨等级记为AR4。 14 CB 附 录 B (规范性) 颜色均匀性试验方法(色差仪法) B.1 仪器设备 B.1.1 试件制作设备:符合JC/T 681的胶砂搅拌机,符合JG/T 3033的砂浆搅拌机。 B.1.2 色差仪:符合GB/T 11942的规定,且测试口径不小于10mm。 B.2 试件制备 B.2.1 颜色基准样试件制备 颜色基准样的制作过程应由供需双方协商一致而确定。按A.2.1制作300mm×300mm×30mm颜色基 准样一组3块。 B.2.2 颜色测试样试件制备 B.2.2.1 湿拌摊铺型水泥基耐磨材料颜色测试样制备 颜色测试样试件的制作过程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网入口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模块二 专题一 作图专题 课件北京东直门中学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pptx

  人教(2024)七年级下册 Unit8 Once upon a Time语法知识点专练(无答案).docx

  2025年江苏省丹阳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附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docx

  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网入口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现在致电 13930928969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